中國是世界桑蠶業的發源地,養蠶繅絲有數千年歷史,蠶繭和生絲產量占全球80%以上。多年來,蠶農一直保持“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模式。然而,傳統養蠶產業的原材料質量、價格、供應均不穩定,傳統模式早已跟不上產業發展的步伐。
為實現在2025年全齡飼料工廠化養蠶的鮮繭產量在全國桑蠶鮮繭總產量中占比要達到10%左右目標,在位于瀏陽經開區的雅士林長沙(國際)桑蠶絲綢智造產業園內,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正拔地而起,廠房內全自動智能工廠化的設備正在抓緊安裝。廠房外由恒欣制作的4個120立方的現代化飼料成品筒倉也正在緊張的施工中。
在工廠里,蠶寶寶生長的環境恒溫、恒濕、無菌,培育周期可縮減至30天左右,365天都可以吐絲。而這一切的關鍵一個在于適應該條件的蠶種而另一個就在于如何保證飼料輸送過程中的純凈度以提高蠶種的存活率。業主方在咨詢恒欣工程師的建議下最終采用了恒欣提供的不銹鋼復合板制作的螺旋鋼板倉及成套完全封閉的氣力輸送系統。
不銹鋼復合板的采用再降低了項目的整體造價,而內壁不銹鋼板保證了飼料原料的潔凈度。采用螺旋倉工藝保證了筒倉的整體密閉性及結構的安全性。
據悉雅士林長沙(國際)桑蠶絲綢智造產業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300億元,占領國際絲綢原材料市場份額超50%。恒欣將在這一偉大進程中繼續做好店小二的角色,助力中國智造。
下一篇:恒欣力聚智能環保瀝青項目綻放碩果